诗词原文
归园田居·老嫌智巧累形躯
唐·韦应物
老嫌智巧累形躯,欲就田翁学破除。
长与耕农近,收心逐岁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途。
(注:“老嫌智巧累形躯,欲就田翁学破除”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韦应物的现存确切作品中,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韦应物的田园诗风格和意境,创作了这首融合了其风格的假想之作。)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韦应物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年岁渐长,我厌倦了世俗的智谋与巧计,它们只会让身心疲惫,我渴望向田间的老农学习,如何抛却这些烦恼,回归自然,我常常与耕作的农夫亲近,收起心中的杂念,随着新年的到来重新开始,在烈日下锄草,汗水滴落在泥土中,这其中的真正乐趣,又何必去询问那尘世的路途呢?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智巧的厌倦,诗人认为,过多的智谋和巧计只会让人身心俱疲,而与自然亲近、与农夫为伍,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乐趣。
赏析
本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首联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智巧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渴望,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与农夫亲近、锄草劳作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真实和美好,尾联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田园生活的乐趣无需向外寻求,就在其中,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韦应物田园诗的清新自然和真挚深沉。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假想的诗并非韦应物真实创作,但我们可以根据韦应物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韦应物一生经历了从贵族子弟到地方官员的转变,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贯穿其诗歌创作,在仕途不顺或心生疲惫时,他可能会更加向往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从而创作出类似本诗的佳作,这仅是基于韦应物风格和生平的推测,并非确凿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