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更待黄粱熟,始觉人间是梦间。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邯郸梦

唐·沈既济

昔人曾此梦黄粱,

梦里荣华醒后忘。

何须更待黄粱熟,

始觉人间是梦间。

作者及朝代

作者:沈既济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沈既济,唐代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开元末进士及第,曾任太子侍读、史馆修撰、礼部员外郎等职,他博学多才,尤精史笔,曾参与修撰《建中实录》等重要史书,沈既济的文学作品以传奇小说《枕中记》最为著名,该作品后来演化为成语“黄粱一梦”,寓意世事无常,富贵如梦。

译文

曾经有人在这里梦到了黄粱米饭,

梦中的荣华富贵醒来后都忘却了。

何必非要等到那黄粱米饭煮熟,

才觉悟到人间原来也是一场梦境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黄粱梦”的典故,表达了人生如梦、富贵无常的哲理,黄粱梦,原指卢生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醒来后黄粱米饭尚未煮熟,比喻世事虚幻,转瞬即逝,诗人借此典故,告诫人们不必过分追求名利,因为最终一切都会如梦般消散。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通过“黄粱梦”这一典故,巧妙地传达了人生如梦的哲理,诗人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觉悟的重要性,即不必等到一切成空才后悔莫及,应及早认识到人生的虚幻本质,从而超脱物欲,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思想在唐代士人中颇为流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沈既济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及时代背景有关,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士人阶层对于人生、宇宙等哲学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沈既济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对于人生的无常和富贵如梦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身处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时代背景可能促使他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创作出这首寓意深刻的诗作。

《邯郸梦》这首诗通过“黄粱梦”的典故,表达了人生如梦、富贵无常的哲理,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巧妙地传达了这一思想,使这首诗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