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愁,
行吟年复又年秋。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绡。
岸阔樯稀波渺渺,
日斜风定水悠悠。
但有兴来随处好,
杨朱何苦涕横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唐代著名诗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陵石门山,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以及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李群玉的诗才横溢,但一生未得显达,多以诗文自娱,与同时代的诗人多有交往,留下了不少佳作。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满心愁绪,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我怀揣着高雅的情怀和凌云之志,醉心于折取那五彩斑斓的奇花,河岸宽阔,船只稀少,波光粼粼,日已西斜,风平浪静,水流悠长,只要心中有兴致,处处都是美景,杨朱啊,你何必为人生短暂而痛哭流涕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三湘四水间的行吟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身在三湘四水愁”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感,“行吟年复又年秋”则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但有兴来随处好”一句,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而“杨朱何苦涕横流”则是对古代哲学家杨朱悲观人生观的反驳,强调了积极面对人生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与哲思,诗中“岸阔樯稀波渺渺,日斜风定水悠悠”两句,以广阔的河岸、稀疏的桅杆、波光粼粼的水面、日斜风定的宁静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山水之间,而“但有兴来随处好”一句,则点明了诗人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使全诗的主题得以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游历三湘四水期间所作,他身处异乡,面对浩瀚的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无常,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思考,在长期的行吟生活中,他逐渐形成了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出来,他也借对杨朱悲观人生观的反驳,强调了积极面对人生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