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客归江州
唐·李嘉祐
东风江上雨端端,
远客归心似乱弦。
欲倩野云朝送客,
更邀江月夜临关。
孤舟行客成千里,
两岸春山只一猿。
莫道行人无别恨,
南亭今日泪潸然。
作者及朝代
李嘉祐,唐代诗人,字从一,生卒年不详,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天宝七年(748年)进士,授太子正字,肃宗乾元中任中书舍人,上元中为台州刺史,大历中为袁州刺史,又任苏州刺史,世称“李袁州”“李苏州”,与严维、刘长卿、冷朝阳友善,为诗名辈所推,其诗清婉丽雅,尤工五言。《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作者简介
李嘉祐是唐代中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婉约秀丽著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山水田园的描绘,也有送别怀人的抒发,李嘉祐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其表达出来,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译文
东风吹拂着江面,细雨绵绵不断,
远行的客人归心似乱弦般纷扰。
想要请野云在清晨为我送客,
再邀请江上的明月夜晚照耀边关。
孤舟载着行客远行千里之外,
两岸的春山只有一只猿猴啼叫。
不要说行人没有离别的愁恨,
南亭今日我已泪水潸然而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客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首联写江上的风雨和客人的归心,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颔联通过“欲倩野云朝送客,更邀江月夜临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深情厚谊,希望野云和江月能陪伴客人一路平安;颈联写孤舟行客和两岸春山,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孤独和凄凉;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离别之恨,泪水潸然而下。
赏析
这首诗的颔联“欲倩野云朝送客,更邀江月夜临关”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这两句诗通过想象和拟人化的手法,将野云和江月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它们成为诗人送别的伙伴和见证者,这种写法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浪漫色彩,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广阔,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希望客人在旅途中能够平安顺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嘉祐在送别一位远行客人时所作,当时,诗人可能正身处江边,目睹着客人乘船远去的身影,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眷恋之情,他挥笔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送别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也反映了唐代中期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