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宋·释绍嵩
门巷萧条长绿苔,闲中用意归诗笔。
静外安身比太山,清风明月入我怀。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和表达禅意禅趣,其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门前巷陌荒凉,长满了青苔,
在闲暇之时,我将心意寄托于诗笔之中。
在宁静之外安身立命,如同稳固的泰山,
清风明月自然而然地进入我的胸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首句“门巷萧条长绿苔”通过描绘门前巷陌的荒凉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寂寥的氛围,次句“闲中用意归诗笔”表达了诗人在闲暇之时,将心意寄托于诗歌创作之中,以此抒发内心的情感,第三句“静外安身比太山”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宁静之外寻求安身立命之道,如同稳固的泰山一般,不为外界所动,末句“清风明月入我怀”则以清风明月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洁品质,诗中“萧条”、“绿苔”、“静外”、“太山”等意象的运用,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还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超脱,诗人以诗笔为伴,将心意寄托于诗歌之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禅意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僧侣生活和禅宗思想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过着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他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将禅宗思想与诗歌创作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正是他在闲居生活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一些文人墨客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