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白云
唐·皎然
英英白云浮在天,下无根蒂旁无连。
随风一去悠然远,夜半归来落我前。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较高,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丽闲淡,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他的诗作多收入《杼山集》中。
译文
洁白轻盈的白云高高地漂浮在天空中,下方没有根基,旁边也没有牵连,它随风悠然远去,到了夜半时分,又悄悄地飘回到我的面前。
释义
这首诗以白云为题材,通过描绘白云的漂浮不定、自由自在,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英英”形容白云的洁白轻盈,“下无根蒂旁无连”则强调了白云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白云的飘逸姿态,首句“英英白云浮在天”直接点题,突出了白云的洁白与高远;次句“下无根蒂旁无连”则进一步强调了白云的孤立无依、自由自在,后两句“随风一去悠然远,夜半归来落我前”则通过白云的随风远去与夜半归来,展现了白云的变幻莫测与诗人的悠然心境,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表现了白云的自然之美,又寄托了诗人的高远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皎然的佛教信仰和隐逸生活有关,作为一位诗僧,皎然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感悟,他通过描绘白云的漂浮不定、自由自在,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皎然在隐逸生活中的悠然自得和心境宁静,在唐代,隐逸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向往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而皎然的这首诗正是对这种生活理想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