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千秋石迹
唐·李群玉
千秋事往踪迹在,岳石款记如湘崖。
古篆斑驳留岁月,青苔斑驳映苍苔。
云深路远人迹罕,风高月白夜徘徊。
往事如烟皆过眼,唯有石痕诉往来。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群玉写过此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至唐文宗时期,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其以五言律诗见长,李群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古迹名胜,以及抒发个人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千年的往事已经消逝,但它们的踪迹仍然留在岳石之上,如同湘水边的悬崖峭壁上的刻记,古老的篆书斑驳地记录着岁月的流逝,青苔也斑驳地映照在苍苔之上,山路遥远且深邃,人迹罕至,只有在风高月白的夜晚,我才独自在这里徘徊,往事如烟,都已经过去,只有这些石刻的痕迹还在诉说着过往的点点滴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岳石上的刻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追忆,诗中“千秋事往踪迹在”一句,点明了主题,即尽管时间流逝,但历史的痕迹仍然留存,而“岳石款记如湘崖”则具体描绘了这些痕迹的所在和形态,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和岁月的沧桑,以及诗人对往事的深深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岳石上的刻记为切入点,巧妙地融合了历史、自然和人文元素,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千年的往事和岁月的沧桑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追忆,以及对历史的敬畏和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内容)
据传,李群玉在一次游历中偶然发现了岳石上的刻记,这些刻记记录着千年的往事和历史的变迁,诗人深受触动,便以此为灵感创作了这首诗,在诗中,他通过描绘岳石上的刻记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追忆,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珍惜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