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尚书·大禹谟》节选
作者:佚名(据传为上古时期史官所作,具体作者不详)
朝代:先秦(上古文献,成书时间约在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之间)
……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罔游于逸,罔淫于乐,德义,罔弗亲;爵赏,罔弗加;淫朋比德,罔以仕,简恤刑狱,以正邦治,罔或有作,罔或不敬,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重华声明弥万国,服苗干羽舞两阶,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
作者简介
由于《尚书》是上古时期的文献汇编,具体篇章的作者多已不可考,传统上认为,《尚书》由上古时期的史官所编,记录了从尧舜禹到春秋时期的政治、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上古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
译文
帝舜说:“过来,禹!洪水警告了我,你能完成治水的大业,真是你的贤能,你能勤劳于国事,节俭于家事,不自满自大,真是你的贤德,你不夸耀自己,所以天下没有人和你争能;你不夸耀自己的功劳,所以天下没有人和你争功,我将赞美你的德行,嘉奖你的大功,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到你的身上了,你终当成为君主,人心是危险难安的,道心却微妙难明,惟有精研专一,诚实地秉持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不要听信没有根据的话,不要采纳不善谋划的建议,做君主有什么可值得喜爱的呢?民众有什么可值得畏惧的呢?民众不拥护君主,君主又怎么能保有国家呢?要谨慎啊!要慎重地发布命令,命令一旦发出,就一定要执行,不要违背,不要沉溺于游乐,不要放纵于享乐,对于有德义的人,要亲近他们;对于有功劳的人,要给予他们爵位和奖赏,对于那些结党营私、谄媚逢迎的人,不要让他们做官,要认真对待刑事案件,以公正来治理国家,不要有人胡作非为,不要有人不敬职守,有人说的话不顺你的心,一定要从道义上去考虑;有人说的话顺从你的意志,一定要从道义上去辨别,帝舜的声名传遍了万国,他使用干戚羽旄等文舞和武舞,在宫殿的两阶上使三苗氏臣服,经过三年的考察,经过三次考察,罢免昏庸的官员,提升贤明的官员,各种事情都兴旺起来,于是分北三苗。”
释义
“重华声明弥万国,服苗干羽舞两阶”这句话的意思是:帝舜(重华)的声名传遍了万国,他通过文舞和武舞的方式,使三苗氏臣服,并在宫殿的两阶上举行庆祝仪式,这里体现了帝舜的威德和治国能力,以及他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民族矛盾的智慧。
赏析
这句话是《尚书·大禹谟》中的一句名言,它展现了帝舜的治国理念和外交智慧,帝舜通过文舞和武舞的方式,既展示了国家的强大和威严,又体现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尊重,这种和平解决民族矛盾的方式,不仅避免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亡,还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这句话也体现了帝舜的治国能力,他能够运用各种手段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创作背景
《尚书》是上古时期的文献汇编,记录了从尧舜禹到春秋时期的政治、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大禹谟》一篇主要讲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以及帝舜对他的赞誉和教导,在治水成功后,帝舜通过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来表彰大禹的功绩,并借此机会向天下展示他的治国理念和外交智慧,这句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体现了帝舜对和平的向往和尊重,以及他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民族矛盾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