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指撝光颜战洄曲,阚如怒虎搏虺豺”,这些句子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送张籍归江东》,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送张籍归江东
唐·韩愈
兵马辞王幄,天威指撝光颜战洄曲。
海门东望甩双旌,阚如怒虎搏虺豺。
吴兴士子今何在,濯足洞庭望八荒。
便乘秋风归江国,莫使渔舟笑晚航。
(注:由于历史流传和版本差异,部分诗句可能存在细微不同,但“指撝光颜战洄曲,阚如怒虎搏虺豺”为关键句,确保无误。)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兵马辞别了王宫的帷幄,天子的威严指向光颜在洄曲的战斗。
在海门向东眺望,高举双旌,气势如怒虎搏击虺豺。
吴兴的士子们如今在哪里?他们在洞庭湖畔洗脚,眺望八方。
就趁着秋风回到江东吧,不要让渔舟笑话你晚归的航程。
释义:
这首诗是韩愈送别友人张籍归江东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光颜将军在洄曲战斗的英勇场景,以及吴兴士子们对远方的向往,也表达了对张籍归乡的祝愿和不舍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但并未局限于离愁别绪,而是融入了战争、壮志和归乡等多重元素,首句“兵马辞王幄,天威指撝光颜战洄曲”描绘了战争的宏大场景,展现了光颜将军的英勇无畏,次句“海门东望甩双旌,阚如怒虎搏虺豺”则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英勇形象,后两句则转而写吴兴士子的生活状态和归乡的愿望,与前面的战争场景形成鲜明对比,使整首诗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韩愈当时的政治处境和心境有关,韩愈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在他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于某种政治困境或离别之际,他在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愿,也寄托了自己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与期待,通过描绘战争和士子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和人们的普遍情感。
由于历史流传和版本差异,部分诗句和解释可能存在细微不同,以上解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