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嘲鲁儒
唐·李白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亲倚子猷身。
复闻采石榜,兼得颍川人。
堪笑陋儒昏鄙甚,略无谋术赞行台。
孔融思一鲙,疏阔意无猜。
乞我青田鹤,携君白露杯。
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
徒尔夸铅椠,终焉济世谋。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性格豪迈,热爱自由,才华横溢,擅长七言绝句和乐府诗,诗作风格奔放、意境奇妙,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剑客和旅行家,其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译文
鲁地的老先生谈论五经,白发苍苍却只会死抠字句,问他治国安邦的策略,茫然无知如同坠入烟雾之中,脚上穿着远游鞋,头上戴着方山巾,慢慢腾腾地走在直道上,还没走就尘土飞扬,秦朝的丞相府里,亲信倚重的是子猷这样的人,又听说采石矶的榜上有名,还兼得了颍川的贤人,可笑那些浅陋的儒生昏庸鄙陋至极,丝毫没有谋略来帮助行台,孔融想着吃一条鲜美的鱼,心胸开阔没有猜疑,乞求我一只青田的鹤,我带着你共饮白露杯,上天造就了青云之志的人才,每日都在为百姓的疾苦担忧,你们只会空谈书本知识,终究没有济世安民的谋略。
释义
这首诗通过讽刺鲁地的老先生(儒生)只知死读书、不懂治国之道,表达了李白对当时社会上那些空谈理论、缺乏实际才能的儒生的不满,诗中通过对比,突出了李白自己胸怀大志、心系苍生的高尚情操。
赏析
李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对比,将鲁儒的昏庸鄙陋与自己的青云之志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通过描绘鲁儒的迂腐和无知,李白表达了对那些只知读书而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实际才能的人的讽刺和批评,李白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自己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壮志豪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在仕途上的挫折有关,李白虽然才华横溢,但他在仕途上却屡屡受挫,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在这种情况下,李白可能对当时社会上那些只知空谈理论、缺乏实际才能的儒生产生了不满和反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他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