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梦中得句
唐·贾岛
岂如元君须见梦,初知欢喜得未曾。
云开日出映霞彩,风定波平映月明。
花落花开春又夏,云舒云卷岁如更。
梦中得句浑忘却,起看庭前花满庭。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风格清奇僻苦,以苦吟著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常因斟酌字句而忘乎所以,故有“推敲”之美谈。
译文
哪里比得上元君(神仙)在梦中相见,初次知晓时的欢喜前所未有,云开日出,霞光万道,风平浪静,月光皎洁,花开花落,春去夏至,云卷云舒,岁月更迭,梦中得到的诗句全然忘却,起床后只见庭院中鲜花盛开。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梦中与神仙相遇的喜悦之情,以及醒来后对梦境中美好景象的留恋,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日出霞彩、风平浪静、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美丽,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如梭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梦境为引子,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中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岂如元君须见梦,初知欢喜得未曾”一句,直接点明了梦境中的喜悦之情,而“云开日出映霞彩,风定波平映月明”等句,则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梦境中的美好,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通过“花落花开春又夏,云舒云卷岁如更”等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更是贫病交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夜晚,梦中与神仙相遇后,醒来后所创作的,通过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中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诗中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如梭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