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唐·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朔风吹雁渡江来,江畔逢雁自徘徊。
独绕去年挥泪处,还将牢落对沧洲。
(注:“独绕去年挥泪处,还将牢落对沧洲”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韦应物的某一完整诗篇,而是根据韦应物及其他诗人作品中类似意境融合创作而成,用以体现一种孤独、思乡与落寞的情感,为便于解析,此处将其构想为韦应物某诗中的片段进行阐述。)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约792),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独自徘徊在去年离别时挥泪的地方,心中满是落寞,只能再次面对那茫茫的水边(沧洲)。
释义
“独绕去年挥泪处”描绘了诗人独自回到去年离别时伤心流泪的地方,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深切怀念与不舍。“还将牢落对沧洲”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面对眼前景象时的孤独与落寞,沧洲作为水边的象征,既代表了自然的辽阔,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空旷与无助。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独绕”与“牢落”两个词,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诗人通过对去年离别场景的回忆,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深沉的思乡与怀旧氛围,沧洲作为自然景象的引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广阔感,也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层次,使得整首诗既有情感的细腻表达,又有意境的深远拓展。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并非直接出自韦应物的某一具体诗篇,但可以推测,这样的情感表达与韦应物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迁徙,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不满常常交织在他的诗作中,韦应物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他善于从自然景象中汲取灵感,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即便这两句诗是构想之作,也反映了韦应物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与情感色彩。
通过这首构想中的诗作,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孤独与落寞,这些情感共同构成了韦应物诗歌中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