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晚春二首·其一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附加句(注:此句并非原诗直接内容,但常与前诗意境相联提及)
最是一年春好处,明朝有意抱琴来。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原诗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附加句译文:
春天里最美的时光莫过于此时,明天我打算带着琴来这里,享受这大好春光。
释义
原诗释义:诗人通过描绘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生命短暂、应珍惜时光的哲理思考。
附加句释义:强调了春天最美好的时刻,以及诗人想要带着琴来此地,与自然和谐共融,享受音乐与自然美景交融的意境。
赏析
韩愈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春的自然景象,通过花草树木的竞相开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杨花榆荚的无才思与百花争艳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春天的多姿多彩,附加句“最是一年春好处,明朝有意抱琴来”则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韩愈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地方任职,在仕途不顺、人生低谷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哲思,晚春时节的花开花落、草木凋零,触动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激发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