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绣筤含风下玉除,宫商挟奏斐然殊”,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杨柳八首·其三》,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杨柳八首·其三
唐·温庭筠
绣筤含风下玉除,宫商挟奏斐然殊。
谁将杨柳千条恨,散入城头暮雨余。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对后世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译文:
精致的竹帘随风轻轻摆动,垂落在宫殿的台阶旁,宫中的音乐与这自然之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出众,是谁将杨柳那千条万缕的离愁别恨,洒落在城头傍晚的细雨之中?
释义:
“绣筤含风下玉除”描绘了宫中精致的竹帘随风摆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雅致的氛围。“宫商挟奏斐然殊”则指宫中的音乐与自然环境的声音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美感。“谁将杨柳千条恨,散入城头暮雨余”则通过杨柳和暮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离别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杨柳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愁绪的深刻感受,前两句通过“绣筤”和“宫商”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幽静而雅致的音乐与自然交融的意境,后两句则通过“杨柳千条恨”和“城头暮雨余”的意象,将诗人的愁绪和离别的哀愁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温庭筠的这首诗可能是在宫廷生活中所写,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生活的场景和氛围,他也借助杨柳和暮雨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绪和离别的哀愁,这种情感可能源于他对宫廷生活的感受和对人生离别的深刻体验。
温庭筠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愁绪的深刻感受,同时也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审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