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行路难
唐·李涉
君游苦数归苦晚,一驿险有千里远。
梦魂纵有也成愁,路无行客心无主。
作者简介
李涉,唐代诗人,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卒于唐昭宗乾宁年间(894-898),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年曾客居梁园(今河南商丘),后游历四方,晚年寓居润州鹤林寺,李涉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多写旅途所见所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部分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的疾苦。
译文
你出游在外总是迟迟不归,这一驿站之间的距离仿佛有千里之遥,即使在梦中与你相见,醒来后也只是徒增忧愁,因为路上没有你的身影,我的心也失去了方向。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和担忧,首句“君游苦数归苦晚”直接点出主题,即游子在外漂泊,归期难定,次句“一驿险有千里远”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路途遥远,进一步强调了归家的不易,后两句则转而写诗人的内心感受,梦中相见虽能暂时缓解思念之苦,但醒来后的空虚和失落却更加难以承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深情厚谊,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将路途的遥远和内心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梦境这一元素,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沉和复杂,在结构上,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涉游历四方、历经艰辛的时期,作为一位漂泊不定的诗人,李涉对游子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在长期的旅途中,他目睹了无数游子因路途遥远、归期难定而饱受思念之苦,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共鸣,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行路难》,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的疾苦,也展现了李涉作为一位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