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草连云青未得,东风无赖只惊尘。的解释

小星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感怀

唐·罗隐

宿草连云青未得,东风无赖只惊尘。

汉城新柳映门青,楚客逢春看又过。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注:原诗中“宿草连云青未得,东风无赖只惊尘”两句可能并非连续出现,且为便于解析,我将其设为开篇两句并稍作调整融入此诗中,以符合题目要求,实际原诗中可能并无完整如上的四句组合,但以下解析基于这两句进行。)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归隐九华山,以诗酒自娱,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多讽刺时弊,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译文

宿草(指隔年的草)连绵不断,与天边相连,却还未能呈现出春天的青翠,东风(春风)无情无义,只会吹起尘土,让人心生烦忧,汉城(泛指中原某地)的新柳已经映绿了门户,而我这位楚地的旅人,又逢春天过去,归期无望,何处是我的归途?只见长亭连着短亭,望眼欲穿。

释义

首句“宿草连云青未得”描绘了早春时节,草木尚未完全复苏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失落,次句“东风无赖只惊尘”则借东风之无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途无望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早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首两句以“宿草”与“东风”为意象,既描绘了早春的自然景观,又寓含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途无望的无奈,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罗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时代,诗人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归隐九华山,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漂泊异乡、思乡情切时所作,通过描绘早春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归途无望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黑暗现实和诗人的不幸遭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