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无因见范蠡,夕阳长送钓船归。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五湖棹歌

唐·汪遵

渺无边际浪拍天,

一叶扁舟行路难。

惆怅无因见范蠡,

夕阳长送钓船归。

作者简介

汪遵,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安徽宣城人,他的诗作以咏史诗为主,多抒发怀古幽思,风格清丽,意境深远,汪遵的咏史诗常借古讽今,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是唐代咏史诗坛上的一位重要诗人。

译文

茫茫无际的湖面波浪拍打着天空,一叶小舟在湖面上艰难前行,心中满怀惆怅,却无缘得见那逍遥自在的范蠡,只能在夕阳的余晖中,目送着钓船缓缓归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五湖之上乘舟航行的情景,通过对比自己航行的艰难与范蠡泛舟五湖的逍遥自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与无奈,首句“渺无边际浪拍天”描绘了五湖的壮阔与波涛汹涌,次句“一叶扁舟行路难”则突出了作者航行的艰辛,后两句“惆怅无因见范蠡,夕阳长送钓船归”则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作者对范蠡逍遥生活的向往以及自己无法实现的无奈与惆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五湖之上的壮阔景象与作者航行的艰难,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首句与次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面对自然力量的渺小与无力,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范蠡的逍遥与作者的惆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与深刻,诗中的“夕阳长送钓船归”一句,不仅描绘了夕阳下的宁静景象,还象征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有关,汪遵生活在唐代晚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可能感到自己无法像范蠡那样逍遥自在,只能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范蠡逍遥生活的向往以及自己无法实现的无奈与惆怅,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汪遵的《五湖棹歌》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的咏史诗,通过描绘五湖之上的壮阔景象与作者航行的艰难,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范蠡逍遥生活的向往以及自己无法实现的无奈与惆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