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画像赞
明·杨士奇
英姿爽气归图画,茂德元勋在鼎彝。
龙卧南阳传万古,凤鸣高岗耀当时。
功勋盖世垂青史,威望铭心耀紫微。
千载谁堪继后起,唯君英气永流辉。
作者简介
杨士奇(1365年-1444年),字士奇,号东里,江西泰和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自幼家贫好学,建文帝时入朝为官,后历仕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官至内阁首辅,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之一,对明朝中期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有重要贡献,杨士奇文学造诣深厚,诗文俱佳,有《东里文集》传世。
译文
英姿飒爽的气概被描绘在图画之中,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功勋被镌刻在鼎彝之上,如同卧龙般隐居南阳的诸葛亮名传万古,又如凤凰在高岗上鸣叫般光耀当时,他的功勋盖世,被载入青史,威望铭刻人心,照耀着紫微星(象征帝王)所在的天宫,千百年来,谁能继承他的后尘?唯有他的英气永远流传,光辉不灭。
释义
“英姿爽气归图画”描绘了人物英姿飒爽的形象被艺术家捕捉并绘于图画之中;“茂德元勋在鼎彝”则指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功勋被铭记在象征权力和荣誉的鼎彝之上,寓意其事迹永垂不朽。
赏析
这首诗是对某位历史人物(可能暗指诸葛亮或类似的历史人物)的赞美,首联直接点题,通过“英姿爽气”和“茂德元勋”两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人物的英雄气概和卓越贡献,颔联运用典故,将人物比作卧龙和凤凰,进一步突出了其超凡脱俗的智慧和崇高的地位,颈联则通过“功勋盖世”和“威望铭心”两个短语,强调了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尾联则以“千载谁堪继后起,唯君英气永流辉”作结,表达了对人物永恒英气的敬仰和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杨士奇在任内阁首辅期间,为纪念某位历史名人或同僚而创作的,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杨士奇深知历史人物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因此他通过这首诗来赞美和传承那些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的精神和品质,这首诗也反映了杨士奇对于个人品德和功绩的看重,以及他对于历史传承和文化繁荣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