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夜别江船晓解骖,秋城气象亦潭潭”,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早发》,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早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晓露昏,近山浓淡远山痕。
秋城气象亦潭潭,夜别江船晓解骖。
烟树寒鸦噪未休,人家灯火几家收。
孤村宿处闻鸡犬,风雨萧萧一径秋。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与温庭筠合称“温韦”,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难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任前蜀宰相,谥号“文靖”,其诗词风格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对后世词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译文:
清晨的雾气比晓露还要浓厚昏暗,近处的山峦浓淡相间,远处的山影则若隐若现,秋天的城市气象庄严宏大,我在夜晚告别了江上的船只,清晨时分解开马缰启程,烟雾笼罩的树林中,寒鸦的叫声还未停歇,人家的灯火已有几家熄灭,在孤独的村庄住宿时,能听到鸡鸣犬吠的声音,秋风秋雨萧萧作响,铺满落叶的小径显得格外凄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出发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清晨的雾气浓厚,山峦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颔联点明时间地点,即秋天的城市,以及诗人夜晚告别江船、清晨启程的情景;颈联写沿途的景色,烟雾缭绕的树林、寒鸦的叫声、人家灯火的熄灭,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尾联则通过孤村、鸡犬声、风雨萧萧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独和秋日的萧瑟。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出发时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秋日的萧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早雾浓于晓露昏”、“烟树寒鸦噪未休”等,使得画面感极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人也通过“秋城气象亦潭潭”、“风雨萧萧一径秋”等句子,表达了对秋天特有氛围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韦庄的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或任职期间所作,作为一位晚唐至五代的诗人,韦庄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对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出发时的景象和内心感受,反映了诗人对旅途的艰辛和秋日的萧瑟的深刻感受,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夜别江船晓解骖”是诗中的一句,但整首诗的氛围和意境需要结合起来理解,才能更全面地把握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