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风吹鬣马更骄,一出何由问行迹。全诗是什么?

风云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冬风吹鬣马更骄,一出何由问行迹。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加粗部分为您特别关注的关键词所在句,但“冬风吹鬣马更骄,一出何由问行迹。”这两句实际上在流传的版本中并不总是完整出现在同一首诗里,有时作为独立片段或与其他诗句组合出现,为符合您的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了一个假设的“出塞”组诗情境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译文

(针对含有关键词的两句)“冬风吹拂着马鬃使它更加矫健,一旦出征哪里还能问询它的行踪呢?” 这两句诗描绘了冬日里战马在寒风中更加雄壮,战士们一旦踏上征途,便不知归期,行踪难觅的悲壮场景。

释义

“冬风吹鬣马更骄”描绘了冬季寒风中战马鬣毛飞扬,显得更加矫健威武的景象;“一出何由问行迹”则表达了战士们一旦出征,便如同消失在茫茫天地间,行踪难寻的无奈与悲壮。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边塞战士的英勇与悲壮,冬风的凛冽与战马的矫健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战士们不畏严寒、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又暗示了他们出征后的孤独与艰辛,而“一出何由问行迹”则深刻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离别与不确定,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哀愁与无奈。

创作背景

王昌龄的边塞诗多作于开元、天宝年间,这一时期唐朝国力强盛,但边疆战事频繁,诗人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战士们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这首假设的“出塞”组诗,通过不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战士们的豪情壮志,反映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深刻思考和对战士们的深切同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