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杜荀鹤
生才故有山川气,卜筑兼无市井嚣。
门向绿云开数隙,屋将青嶂绕千条。
风前月下谁人醉,水上花间几度游。
若得此中真意趣,不须归隐白云幽。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他的诗作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天生我才必然带有山川的灵气,选择居所时没有市井的喧嚣。
门朝着绿色的云雾开了几处缝隙,房屋被青色的山峰环绕着千条小径。
在风前月下有多少人能醉心于此,在水上花间我又曾几度游历。
如果能在这其中领悟到真正的意趣,就不需要再归隐到白云深处的幽静之地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选择的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生才故有山川气,卜筑兼无市井嚣”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的才华与山川之气相契合,选择居所时特意避开了市井的喧嚣,颔联和颈联则具体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美丽,以及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领悟,认为已经找到了真正的意趣,无需再追求更远的归隐之地。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诗中通过“山川气”与“市井嚣”的对比,突出了山居生活的清幽与脱俗,诗人还通过描绘山居环境的美丽与宜人,以及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向往与热爱,尾联则通过“若得此中真意趣,不须归隐白云幽”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刻领悟和满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隐居九华山期间所作,杜荀鹤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应考不第,后选择隐居山林,以诗为伴,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仕途不顺的无奈和超脱,在晚唐诗坛上,杜荀鹤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赢得了后人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