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宫词一百首》中的一首,具体原文如下:
宫词
唐 王建
门外鸣驺送响频,披衣强起赴鸡人。
银台金阙如梦里,玉女仙妃不羡人。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唐代著名诗人,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早年曾寓居巴蜀,一生仕途坎坷,晚年闲居洛阳,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尤擅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语言平易通俗,风格清新自然。
译文
门外传来频繁的马蹄声和车驾的响动,我勉强披衣起床,去应和宫中报晓的更夫,银台金阙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而那些玉女仙妃的生活,我却并不羡慕。
释义
门外鸣驺送响频:驺,指古代帝王出行时驾车的驭者,这里借指宫廷中的车驾和侍从,此句形容宫廷中车驾往来频繁,声音不断。
披衣强起赴鸡人:鸡人,古代宫中报晓的更夫,此句意为诗人被车驾声吵醒,勉强起床去应和报晓的更夫。
银台金阙如梦里:银台金阙,形容宫殿的华丽和辉煌,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虚幻感。
玉女仙妃不羡人:玉女仙妃,指宫廷中的宫女和妃嫔,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看似尊贵实则空虚的生活并不羡慕。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生活的表面繁华与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两句通过“鸣驺送响频”和“披衣强起”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宫廷生活的忙碌和喧嚣,而后两句则通过“如梦里”和“不羡人”的表述,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虚幻感和不羡慕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王建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宫廷生活虽然奢华,但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危机,诗人通过这首宫词,既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繁华景象,又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批判,他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宫廷生活的虚幻和空虚,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真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