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梨无叶庇花身,黄菊分香委路尘。全诗是什么?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菊

宋·范成大

红梨无叶庇花身,黄菊分香委路尘。

万蕊攒头开似雪,秋来谁惜此芳辰。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诗文俱佳,范成大曾任地方官和朝中官职,晚年退隐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以田园诗最为著名,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译文

红梨树的叶子已经落尽,无法再庇护它的花朵;黄菊花则将香气分散开来,最终凋零在路旁的尘土中,万千花蕊簇拥在一起,如雪般盛开,然而在这秋天里,又有谁来怜惜这美好的时光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红梨和黄菊在秋天中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红梨无叶庇花身,象征着美好事物在失去保护后的脆弱;黄菊分香委路尘,则暗示了美好事物终将凋零,香气虽存,却已散落尘埃,万蕊攒头开似雪,描绘了菊花盛开的壮观景象,但紧接着的“秋来谁惜此芳辰”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无人珍惜的惋惜。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的深刻思考,红梨和黄菊作为秋天的代表花卉,它们的命运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诗人通过对红梨无叶庇花身的描绘,暗示了美好事物在失去保护后的无助和脆弱;而黄菊分香委路尘,则进一步强调了美好事物终将凋零的无奈,在万蕊攒头开似雪的壮观景象中,诗人又展现出了对生命力和美好的赞美。“秋来谁惜此芳辰”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无人珍惜的深深惋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晚年退隐石湖期间,在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后,诗人对生命和时光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通过描绘秋天的红梨和黄菊,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