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草木
朝代:宋
作者:释绍嵩
无心使口肝使目,有干作身根作头。
春入园林花似锦,晓风吹送满城秋。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禅意生活,他的作品多收录于《石门文字禅》等佛教文献中,对后世佛教文学有一定影响,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借自然之景抒发禅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译文
没有刻意去使用口舌,眼睛却自然而然地受肝脏驱使而看;树木以枝干为身,以根为本,仿佛头一般重要,春天来临,园林中的花朵如同锦绣般绚烂,而清晨的微风则吹送着满城的秋意(此处“秋”或可理解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与繁花似锦形成对比,寓意内心的平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中草木的生长状态,隐喻人生的自然与无为,首句“无心使口肝使目”表达了生命的自然运作,无需刻意为之;次句“有干作身根作头”则强调了草木生长的基本结构,暗喻人生的根基与支撑,后两句则以春天的繁花和晓风为喻,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赏析
这首诗以草木为题,却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生长规律与人生的自然状态相结合,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诗中“无心使口肝使目”一句,既是对草木生长状态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态度的赞美,而“有干作身根作头”则强调了根基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脚踏实地,不忘初心,后两句则以春天的繁花和晓风为喻,进一步烘托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使整首诗充满了禅意与诗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可以推测,释绍嵩在创作此诗时,或许正置身于一片繁花似锦的园林之中,感受着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他或许在此时此景中,触景生情,联想到人生的自然与无为,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禅意与诗意的佳作,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对生命本质和人生哲理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也为他创作此类诗歌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