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神闲意定始一扫,功与造化论锱铢。
(注:“神闲意定始一扫,功与造化论锱铢”这句并非贾岛《题李凝幽居》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了一次创意性的融入与改编,原诗中“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被替换,以展现题目所要求的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时间在僧寺为僧,后还俗应举,但多次不第,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注重词句锤炼,追求奇险,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在池边的树上栖息,僧人在月光下轻轻敲门,走过小桥,眼前是原野的色彩,移动石块,仿佛触动了云层的根基,心神悠闲、意态坚定之时,才开始挥毫泼墨,其艺术成就可与大自然的造化相媲美,分毫不差。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李凝幽居的静谧与荒凉,通过“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等句,展现了隐居之地的清幽与隔绝尘嚣,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描绘了月夜访友时宁静而富有意境的画面,后两句则通过“神闲意定始一扫”表达了诗人创作时的专注与心境,以及“功与造化论锱铢”对艺术成就的极高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凝幽居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不仅画面感极强,而且富有音韵美,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而“神闲意定始一扫,功与造化论锱铢”则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与高超技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造化相结合,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创作背景
贾岛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其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渴望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静谧与荒凉,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热爱,以及对自然造化的敬畏与赞美,在创作过程中,贾岛可能受到了自己生活经历与思想情感的影响,从而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