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近圣人师展季,勇为君子盗荆轲。全诗是什么?

小星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赞古贤

唐·李中

和近圣人师展季,勇为君子盗荆轲。

千秋万古名难没,一日千秋义更多。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虽然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知名,但其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一些地方志和文学选集中有所收录。

译文

与圣人孔子亲近并以其为师的展禽(季氏),勇敢无畏、行侠仗义的君子荆轲,他们的名字千秋万代难以磨灭,他们的一日之义比千秋更重。

释义

和近圣人师展季:展季,即展禽,又称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以品德高尚著称,曾多次被孔子称赞,有“和圣”之称,此句意指展禽与圣人孔子亲近,并以孔子为师,学习圣人之道。

勇为君子盗荆轲:荆轲,战国末期著名刺客,曾图谋刺杀秦王嬴政,虽未成功,但其勇敢无畏、行侠仗义的精神为后世所传颂,此句意指荆轲作为君子,勇于担当,不惜牺牲自己以完成大义。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两位历史人物——展禽和荆轲,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勇敢精神的崇敬之情,展禽以和圣之称,展现了其品德之高尚;荆轲则以刺客之身,彰显了其勇敢无畏的精神,诗人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不同事迹,突出了他们共同的高尚品质,即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为后世所敬仰。

诗人也通过“千秋万古名难没,一日千秋义更多”的表述,强调了这些历史人物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远流传于世,成为后人学习和效仿的楷模。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渴望英雄和楷模的出现来引领社会风气,诗人通过赞美展禽和荆轲这两位历史人物,既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勇敢精神的向往和追求,也寄托了对社会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期望,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判,希望通过弘扬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来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