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自嗟不及门前水,流到先生云外家”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原文及作者朝代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自嗟不及门前水,流到先生云外家”为后人根据诗意化用,非原诗句,但意境相近,可视为对诗中意境的引申。)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被裴度任命为随军,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贾岛在普州安岳县(今四川省安岳县)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那边红花绿叶正盛开着,分移石边绿色的浮萍碰动了水里的云影,暂时的离开此地,不久我将会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定。
(注:“自嗟不及门前水,流到先生云外家”的化用意境可理解为:我暗自感叹自己不能像门前的流水那样,自由地流淌到先生那云雾缭绕的家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周围环境,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闲居少邻并”写出了幽居的偏僻,“草径入荒园”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更是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后四句则通过过桥、移石等动作,以及“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的约定,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凝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周围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诗人通过过桥、移石等动作,以及“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的约定,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题李凝幽居》便是他访友未遇有感而发的诗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根据贾岛的生活经历和诗歌风格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隐居期间创作的,当时贾岛对隐逸生活有着深厚的向往和追求,而李凝的幽居正好符合他心中的理想境界,他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独立人格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