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此日东南兴,欲尽江流万里长。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上

唐·罗隐

扁舟此日东南兴,欲尽江流万里长。

钟阜晴云相送远,潮痕新涨小矶塘。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约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语言通俗易懂,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这晴朗的日子里,我乘着一叶扁舟,满怀兴致地向东南方向进发,心中渴望能够走遍这万里长江的每一个角落,沿途,钟山(或指南京附近的钟阜山)上的晴云仿佛也在为我送行,越飘越远;而江面上新涨的潮水,则轻轻拍打着岸边的小矶塘,为我增添了几分旅途的情趣。

释义

扁舟:小船,这里指作者乘坐的船只。

东南兴:向东南方向出发的兴致。

欲尽江流万里长:表达了作者想要遍历长江全境的愿望。

钟阜晴云:形容南京附近钟阜山上的晴云,此处借以描绘沿途的自然风光。

潮痕新涨:指新涨的潮水留下的痕迹,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进展。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乘舟东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远方世界的向往,首句“扁舟此日东南兴”,直接点明了主题,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次句“欲尽江流万里长”,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想要探索未知、挑战自我的决心,后两句通过描写沿途的自然风光,为全诗增添了几分生动和情趣,同时也寓含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罗隐晚年时期,当时他虽已步入仕途,但心中仍怀有对自由、对远方的无限向往,在长期的仕途坎坷和人生磨砺中,罗隐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思想情感的体现,通过描绘自己乘舟东行的情景,罗隐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