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遣兴
唐·杜甫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渊明酩酊知何处,子美萧条向此时。
舴艋舟中小,风波里老身。
生涯似众人,枯槁心独苦。
作者及朝代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多涉笔社会动荡、人民疾苦,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思想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陶渊明这位避世的隐士,未必能真正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渊明酩酊大醉时不知身在何处,而我杜甫此时也正值萧条困顿,我乘坐在狭小的舴艋小舟中,在风浪中度过余生,我的生活境遇如同普通人一般,但内心的痛苦却是难以言表的。
释义
这首诗中,杜甫以陶渊明(渊明)自比,表达了自己在困顿中的心境,首句提到陶渊明虽然避世隐居,但未必能真正达到人生的通达境界,暗含了杜甫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次句“渊明酩酊知何处,子美萧条向此时”直接对比了陶渊明与自己,陶渊明在醉乡中或许能暂时忘却烦恼,而自己却只能在萧条中挣扎,后两句则描绘了杜甫自己乘舟漂泊、生活困顿的现状,以及内心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漂泊生涯中的一首遣兴之作,通过对比陶渊明与自己的人生境遇,表达了杜甫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渊明酩酊知何处,子美萧条向此时”一句尤为动人,既体现了杜甫对陶渊明的敬仰与同情,也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无奈与痛苦,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杜甫已经历了安史之乱、仕途不顺、家庭离散等一系列打击,生活困顿不堪,在这首诗中,杜甫以陶渊明为镜,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甫在晚年漂泊生涯中的孤独与痛苦,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