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北堂植檀
唐·韦应物
恭轩静对北堂深,新斸檀栾一亩阴。
绿映阶前草芊芊,清香入室意沉沉。
心随明月归静远,身与白云共闲吟。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坐幽篁听水音。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韦应物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情怀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恭敬地坐在轩窗前,静静面对着深邃的北堂,新挖出一亩檀香树,树荫浓密,绿色的树叶映照在台阶前的草地上,显得生机勃勃,清香飘入室内,让人心情沉静,心随着明月归向宁静悠远之境,身体与白云一同悠闲地吟咏,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只能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聆听水声潺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北堂种植檀香树并静享其带来的清幽环境的场景,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超脱世俗的情感,诗中“恭轩静对”体现了诗人的恭敬与沉静,“新斸檀栾”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呵护,而“心随明月归静远,身与白云共闲吟”则进一步升华了诗人的隐逸情怀,表达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中“绿映阶前草芊芊,清香入室意沉沉”两句,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幽静环境中,而“心随明月归静远,身与白云共闲吟”两句,则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隐居期间,在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后,韦应物逐渐转向了对自然和内心的探索与追求,他在北堂种植檀香树,并以此为契机,写下了这首表达内心宁静与超脱情感的诗篇,通过这首诗,韦应物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