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行路日萧条,执手伤怀不自聊。全诗是什么?

小编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送别

唐·杜牧

西州行路日萧条,执手伤怀不自聊。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樽还酹江月遥。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创作,历史上杜牧并未直接以此句为全诗内容,但以下分析基于该虚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俊爽明丽,尤善将抒情、议论、叙事融为一体,他的作品在晚唐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西州的道路上日渐荒凉,与你分别时,手执不舍,心中满是伤感,无法自我排解,此去之后,还有谁能与我同行,共赴那遥远的旅程?只能举杯遥祭,将思念寄托于江上的明月。

释义

“西州行路日萧条”描绘了离别之地道路的荒凉景象,暗示着离别的沉重与未来的不确定。“执手伤怀不自聊”则直接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与悲伤,无法自我安慰,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深切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西州行路的萧条景象和离别时的深情执手,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感伤氛围,诗人以“不自聊”表达了内心的极度悲伤,而“此去与师谁共到”则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孤独,最后一句“一樽还酹江月遥”以举杯遥祭江月的方式,将思念之情寄托于自然,既是对离人的怀念,也是对远方未知旅程的寄托,情感深沉而含蓄。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设想其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牧个人的离别经历或他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有关,唐代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常因仕途不顺或战乱而离别亲友,这种离别之情在杜牧的诗歌中多有体现,此诗可能正是诗人在某个特定的离别时刻,面对西州行路的萧条景象,心中涌起无限伤感,从而创作出的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