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偶与沙尘背,转觉溪山入眼来。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出城

宋·曾几

红尘行客少,出城偶与沙尘背。

转觉溪山入眼来,清幽似欲留人醉。

作者及朝代

作者:曾几(1085年-1166年),字吉甫、志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学识渊博,勤于政事,文学造诣颇高,与陆游、赵蕃、韩淲等人多有唱和,为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曾几自幼聪颖好学,早年曾师从胡安国,后入太学,官至秘书少监、礼部侍郎,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尤善写景抒情,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人格高洁,为官清廉,深受时人敬仰。

译文

在这红尘滚滚的世间,出行的旅人稀少,我偶然间出城,恰好避开了沙尘的侵扰,转而觉得眼前的溪山景色愈发迷人,那清幽的美景仿佛要留住我,让我沉醉其中。

释义

诗中“红尘行客少”描绘了世间纷扰、行人稀少的景象,而“出城偶与沙尘背”则表达了诗人偶然间避开尘嚣、获得宁静的喜悦,后两句“转觉溪山入眼来,清幽似欲留人醉”则进一步描绘了溪山景色的清幽迷人,以及诗人对此景的深深陶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出城偶遇清幽溪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红尘”与“沙尘”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溪山入眼来”的描写,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深深陶醉,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曾几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因仕途不顺或年老体衰而心生退隐之意,在出城散步时,他偶然间避开了沙尘的侵扰,转而看到了清幽迷人的溪山景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内心世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