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惯作野人多野兴,欲为时用少时材。
囊空祗有诗千首,老去方知酒万杯。
吟罢江山气未已,书成风雨夜初来。
小炉未冷笙歌沸,明月当空照玉台。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习惯了山野生活的我,自然有了山野的情趣,想要为世所用却发现自己缺乏世俗的才干,囊中空空,只有诗作千首,年老之后才明白酒能解千愁,吟咏完毕,胸中豪情仍未平息,书写完毕,风雨交加的夜晚刚刚来临,小炉尚未冷却,笙歌已经沸腾,明月高悬,照亮了玉台。
释义
首联“惯作野人多野兴,欲为时用少时材”表达了诗人对山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己缺乏世俗才干的认识,颔联“囊空祗有诗千首,老去方知酒万杯”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以诗酒自娱,怡然自得,颈联“吟罢江山气未已,书成风雨夜初来”展现了诗人创作时的豪情壮志和风雨无阻的精神,尾联“小炉未冷笙歌沸,明月当空照玉台”则以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山水田园诗风的典型体现,诗人以自然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山野生活的情趣和心境,首联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山野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才干的认识,颔联通过“囊空”和“老去”两个词,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以诗酒自娱的生活态度,颈联则通过“吟罢”和“书成”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创作时的豪情壮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尾联则以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收束全诗,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辞官闲居期间所作,他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但仕途并不顺利,后来,他选择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这首诗就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山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己心境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闲适生活的态度,以及他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