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怀友
唐·杜牧
千里秋风相望处,皖公溪上正开樽。
白云生处有人家,红叶落时思故园。
山色苍茫连楚地,水声潺潺入吴门。
何时共饮东篱下,话尽人间几度春。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杜牧并未写过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该虚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风格俊爽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在千里之外的秋风中眺望远方,只见皖公溪畔正有人设宴欢饮,白云缭绕之处隐约可见人家,红叶飘落之时更加思念故乡,苍茫的山色一直延伸到楚地,潺潺的水声流入吴地的门户,何时才能与你一同在东篱下饮酒,畅谈人间的几度春秋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千里秋风相望处”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相隔千里的现状,以及秋风中眺望的孤独与期盼,次句“皖公溪上正开樽”则通过想象友人正在溪边设宴欢饮的场景,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以及希望与友人重逢共饮的美好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秋风、白云、红叶、山色、水声等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的创作背景如下:杜牧在晚唐时期,因仕途不顺而四处漂泊,与友人分别已久,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里,他独自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秋日怀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杜牧个人的情感经历,也体现了晚唐时期文人墨客普遍存在的孤独与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