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送叶仲洽归闽
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万事百年能自信,一箪五鼎不须论。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次等事而劝加餐,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真是千头万绪,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道路才更是艰难重重、危机四伏。
人生万事悠悠,百年如梦,能坚定自信,不慕浮华名利,只求生活温饱就行了。
释义
这首词的上片写惜别之情和忧国之思,下片则是对友人的劝慰,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万事百年能自信,一箪五鼎不须论”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认为人生百年,最重要的是保持自信,不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一箪指简陋的饮食,五鼎则指丰盛的宴席)。
赏析
这首词以送别为题,却不仅仅是抒发离愁别绪,更蕴含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上片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象,渲染出浓重的离愁氛围;下片则笔锋一转,由离别转向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万事百年能自信,一箪五鼎不须论”两句,更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为送别友人叶仲洽归闽而作,当时,辛弃疾正身处南宋朝廷的腐败和北方金人的侵略之下,他深感国家危亡、民族危难,而自己的壮志却难以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词,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忧虑,他也通过这首词,向友人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鼓励友人在未来的道路上保持自信、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