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圣贤吟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圣贤与命相楯矛,势欲强达诚无由。
天道有常非偶然,人心嗜欲生忧愁。
达人知命乐天命,俗士徇名忘实修。
试问人间争竞者,营营何所竟沙鸥。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一生不仕,隐居苏门山,后迁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世称他为“百源先生”,邵雍精通易学,创立了“先天学”之说,并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观物内外篇》等著作,他的诗歌多反映其理学思想和人生哲学,语言平易近人,意境深远。
译文
圣贤之人面对命运如同盾牌与长矛相碰,想要强行改变命运确实没有理由,天道运行有其规律并非偶然,人心的欲望却常常带来忧愁,通达事理的人懂得顺应天命并以此为乐,而世俗之人则往往为了名利而忽略了真正的修养,试问那些在人世间争名夺利的人,他们究竟在追求什么,难道就像那沙洲上的鸥鸟一样,忙碌而无所得吗?
释义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圣贤与命运的关系,以及人们面对命运时应持的态度,首句“圣贤与命相楯矛”直接点题,指出圣贤之人面对命运时的无奈与挣扎。“天道有常非偶然”强调了天道的规律性,暗示人们应顺应天命,后两句则通过对比通达事理之人与世俗之人的不同态度,进一步阐述了顺应天命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命运与人生的关系,邵雍通过对比圣贤与世俗之人的不同态度,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看法,他认为,天道运行有其规律,人们应顺应天命而非强行改变,这种顺应天命的态度,不仅体现了邵雍的理学思想,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诗中的“达人知命乐天命”一句,也表达了邵雍对通达事理之人的赞赏和向往。
创作背景
邵雍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邵雍深感无奈和忧虑,他通过创作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引导人们顺应天命、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