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岑云相上下,翩翩沙鸟自浮沈。出自哪首诗?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亭秋望

唐·白居易

漠漠岑云相上下,翩翩沙鸟自浮沈。

故人何处迢迢远,秋水沧江正半深。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心系百姓,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茫茫的天空中,云层厚重,时上时下;沙滩上,鸟儿轻盈地飞翔,随波逐流,自由浮沉,远方的朋友啊,你们究竟在何方,为何如此遥远?眼前的秋水与沧江,正深邃地流淌着,仿佛也承载着我的无尽思念。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亭所见的景象,通过云层的变幻和沙鸟的飞翔,营造出一种空旷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赏析

1、意境深远:诗中“漠漠岑云相上下,翩翩沙鸟自浮沈”两句,以云和鸟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自由,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绪的起伏。

2、情感真挚:后两句“故人何处迢迢远,秋水沧江正半深”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3、语言质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够深入人心,打动读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远离家乡之时,在唐代,文人墨客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心境,白居易在仕途上经历了多次贬谪,与亲朋好友的分离成为他诗歌中的重要主题之一,这首诗正是他在秋日江亭眺望时,触景生情,写下的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佳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