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馈栗
唐·刘禹锡
秋来栗熟满山黄,深寻石路仍有栗。
持以馈我因烹茶,清香满室心自闲。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刘禹锡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清新自然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秋天到来,山上的栗子成熟,一片金黄,我深入山间石路,依然能发现许多栗子,友人将这些栗子赠予我,我便用它来烹煮茶水,顿时清香四溢,满室芬芳,心中也感到无比闲适自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山间栗熟的美景,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通过寻找栗子、烹茶品茗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
1、意境营造:诗中“秋来栗熟满山黄”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秋日山间的丰收景象,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而“深寻石路仍有栗”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探索与热爱,以及山间栗子的丰富。
2、情感表达:“持以馈我因烹茶”一句,不仅体现了友人的情谊,也展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烹茶品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3、语言风格: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流畅易懂,既体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其豁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被贬谪期间,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情况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与友人的交往,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在寻找栗子和烹茶品茗的过程中,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从而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闲适生活的态度。
《山行馈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友情的佳作,更是一首展现诗人豁达洒脱性格和追求闲适生活态度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