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长安酒肆壁
唐·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相逢岂少佳公子,一醉何妨薄主人。
浮世本来多聚散,且将诗酒趁年华。
(注:虽然“相逢岂少佳公子,一醉何妨薄主人”这两句并非杜牧现存确切作品中的原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我根据杜牧的风格与题材创作了一段融合其风格的诗句,并构想为杜牧可能题于长安酒肆壁上的作品。)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清丽,后人尊称他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他的文学创作深受晚唐社会风气影响,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漂泊江湖间,我以酒为伴,身边不乏楚腰纤细、舞姿轻盈的美人,十年扬州生活,如同一场梦幻,最终只落得个青楼中薄情郎的名声,在这世间,难道缺少优秀的公子与我相逢吗?既然相遇,不妨开怀畅饮,哪怕因此被主人视为薄情之人又何妨,人生本就聚散无常,不如趁着青春年华,尽情享受诗酒的乐趣。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前两句回忆了诗人在扬州的放荡不羁生活,后两句则转向对人生相聚离别的淡然态度,以及及时行乐的生活哲学。
赏析
“相逢岂少佳公子,一醉何妨薄主人”这两句,展现了诗人豁达不羁的性格和对友情的珍视,在诗人看来,人生路上相遇的优秀人才众多,与友人相聚时,不妨开怀畅饮,不必过于在意世俗的眼光和礼节的束缚,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构想中,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当他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特别是那段在扬州的放荡不羁岁月时,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怀念那段自由自在、充满诗酒风流的日子;他也意识到那段生活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如“青楼薄幸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既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及时行乐的生活哲学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