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求仙
唐·韦应物
欲见五芝茎叶老,尚攀三鹤羽翰遥。
云间晓露垂如汞,海上春霞散似绡。
丹灶不须留鹤守,桃源只合与僧招。
他年若得凌风便,直上蓬莱第一峰。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年-约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与王维、孟浩然等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想要见到那五芝草的茎叶老去,还需攀上高枝去追寻那三只仙鹤的羽翼,云间早晨的露水如同水银般垂落,海上的春霞如同薄纱般散开,炼丹的炉灶不需要仙鹤来守护,桃源仙境只适合与僧人一同招引,将来如果有机会乘风而起,定要直上蓬莱的第一高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首句“欲见五芝茎叶老”中的“五芝”指传说中的五种灵芝,象征着长生不老之药;“尚攀三鹤羽翰遥”则通过攀附仙鹤的羽翼来比喻追求仙境的艰难与遥远,接下来两句描绘了仙境中的美景,云间晓露和海上春霞,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炼丹求仙的淡泊态度和对桃源仙境的向往,以及最终乘风直上蓬莱峰的豪情壮志。
赏析
这首诗以追求仙境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长生不老和美好仙境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元素,如五芝、三鹤、蓬莱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色彩,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境中的美景,使得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在表达追求仙境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使得整首诗在追求仙境的同时,也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韦应物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但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应物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无奈,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虚无缥缈的仙境和长生不老的神话传说,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对美好仙境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