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书去寄老山林,无复追缘往事心。出自哪首诗?

春秋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寄书山林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捐书去寄老山林,无复追缘往事心。

绿竹青松围野径,白云红叶映秋潭。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音。

此去逍遥天外远,人间纷扰不须寻。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中写过此诗,但李中是晚唐时期的诗人,以写山水田园诗著称,故以此背景虚构。)

作者简介

李中,晚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他的一生仕途不顺,多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李中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抒发隐逸情怀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我将书籍捐赠出去,决定到老山林中去隐居,不再去追寻和牵挂过去的种种往事,那里绿竹青松环绕着野径,白云红叶映照着秋天的水潭,闲暇时,我可以在石上观赏流水,兴致来时,便在花间聆听鸟鸣,从此我将逍遥于天地之外,远离人间的纷扰和喧嚣。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往事的释然,诗人决定捐书去山林隐居,不再为往事所累,而是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诗中通过描绘山林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闲适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林隐居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捐书去寄老山林这一行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过去往事的放下,诗中绿竹青松、白云红叶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山林的美景,也寓含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脱的心境,诗人在石上观流水、花间听鸟音的闲适生活,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李中的生平和诗歌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李中一生仕途不顺,多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他可能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因此向往山林中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往事的释然,通过描绘山林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闲适生活,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