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李龏

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

野径花香侵坐席,岩扉松影落衣巾。

云开远岫千峰秀,水涨平溪万竹新。

从此逍遥天地外,不教荣辱扰闲身。

作者简介

李龏,字和父,号雪林,南宋时期诗人、词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南宋中后期,他一生未得显达,多以教书为业,晚年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李龏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译文

回到家中一笑便是美好的时光,愿意与这名山成为它的主人,野间小路的花香侵入了我的坐席,岩洞的门扉边松树的影子落在了我的衣巾上,云雾散开,远处的山峰秀丽千重,溪水上涨,平溪边的万竹更显清新,从此逍遥自在于天地之外,不让荣辱之事来打扰我这悠闲的身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后的宁静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联“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点明了主题,即诗人愿意与名山为伴,享受归隐的乐趣,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山水之间,诗人通过“从此逍遥天地外,不教荣辱扰闲身”等诗句,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许多文人墨客选择归隐山林,以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李龏便是其中之一,他一生未得显达,多以教书为业,晚年时,他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便是他在隐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