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秋
唐·白居易
忽忆初来秋尚早,紫微花点绿苔斑。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身闲。
水色秋前绿,山光雨后寒。
逍遥一径远,落叶满空山。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但风格与白居易作品相近)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讽喻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
译文
忽然回忆起初秋时节来到这里,那时紫薇花点缀在绿色的苔藓之上,色彩斑斓,我悠闲地吟诵着秋日的景色,感觉世间万事都显得那么闲适,秋水在秋来之前就已呈现出碧绿之色,而山间的风光在雨后更添了几分寒意,我逍遥自在地漫步在这条小径上,只见落叶铺满了空旷的山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秋时节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在,首句“忽忆初来秋尚早,紫微花点绿苔斑”点明了时间(初秋)和地点(紫薇花与绿苔交织的景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宁静与闲适,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秋的自然风光,通过紫薇花、绿苔、秋水、山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以“闲吟秋景外,万事觉身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闲适与超脱,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水色秋前绿,山光雨后寒”等句,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隐居期间,晚年的白居易对仕途已无所求,转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之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回忆起自己初秋时节来到某个地方的情景,那时的紫薇花与绿苔交织成的美景依然历历在目,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晚年淡泊名利、追求闲适生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