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倒影移窗隙,落木回飙动屋山。的解释

春秋12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景

唐·杜荀鹤

浮云倒影移窗隙,落木回飙动屋山。

独坐小亭风满袖,世间何事可相关。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年-约904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他出身寒微,但自幼好学,才华横溢,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怀及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尤其擅长描写山林田园景色,以及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不满,他的作品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浮云在水中的倒影随着窗缝的移动而变幻,落叶在狂风中回旋,撞击着屋顶的山墙,我独自坐在小亭中,衣袖被风吹得鼓鼓的,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我去挂念呢?

释义

首句“浮云倒影移窗隙”描绘了浮云在水中的倒影随着窗缝的移动而变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变动的氛围,次句“落木回飙动屋山”则通过落叶在狂风中的回旋和撞击,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风力之猛,后两句“独坐小亭风满袖,世间何事可相关”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自然景色时的超脱与淡泊,对世间俗事的淡然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浮云、落木、狂风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浮云倒影移窗隙”与“落木回飙动屋山”两句,不仅画面感强,而且富有动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使整首诗在景与情之间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晚年隐居山林期间,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对现实深感失望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杜荀鹤选择了隐居山林,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面对自然景色时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秋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