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雅兴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竹院松扉锁寂寥,客幙雅游皆置榻,
令堂清坐亦鸣弦,白云深处人稀到,
绿水湾边路欲迷,唯有幽居邻野老,
朝昏共话桑麻期。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译文
竹篱笆围成的院落,松木门扉紧闭,显得格外寂寥,无论是高雅的宾客还是悠闲的游人,到这里都为他们铺设了床铺;您的母亲在清静的居所中,也悠然自得地弹奏着琴弦,白云缭绕的深处,人迹罕至;绿水环绕的湾边,道路曲折迷离,只有我这幽静的居所与山野老人为邻,从早到晚共话着桑麻丰收的期盼。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雅致,首联“竹院松扉锁寂寥”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寂静;颔联“客幙雅游皆置榻,令堂清坐亦鸣弦”则展现了诗人对宾客的热情款待以及家中和谐美好的氛围;颈联“白云深处人稀到,绿水湾边路欲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偏远与幽深;尾联“唯有幽居邻野老,朝昏共话桑麻期”则表达了诗人与山野老人为邻,共享田园之乐的生活情趣。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宁静致远的内心世界,诗中“客幙雅游皆置榻,令堂清坐亦鸣弦”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宾客的尊重与热情,又展现了家中和谐美好的氛围,富有生活气息,诗人通过“白云深处人稀到,绿水湾边路欲迷”的描绘,将环境的偏远与幽深表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烘托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惬意,尾联则表达了诗人与山野老人为邻,共享田园之乐的生活情趣,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仕途上曾历经坎坷,多次被贬谪,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更加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这首诗便是在他被贬谪期间,于闲居之所所作,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宁静与雅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时代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