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屋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丰年。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田家收获

唐·韦应物

黄绡幂幂掩霜田,

邑屋为儒知善政。

黍稷盈畴总秀色,

市门多粟见丰年。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黄色的薄绸轻轻覆盖着霜冻的田野,

县城的房屋里住着儒雅的官员,他们深知善政的重要。

黍稷等谷物在田野里满盈,一片秀美的景色,

市集的大门口堆满了粮食,预示着这是一个丰收的年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丰收的景象,以及儒家官员治理下的和谐社会,首句“黄绡幂幂掩霜田”以黄绡(黄色的薄绸)比喻覆盖在田野上的霜,形象地描绘了秋末冬初的田野景象,次句“邑屋为儒知善政”指出县城的房屋里住着儒雅的官员,他们深知善政对于百姓生活的重要性,暗示了官员的贤明和治理有方,第三句“黍稷盈畴总秀色”进一步描绘了田野里黍稷等谷物满盈、一片秀美的景色,展现了丰收的喜悦,末句“市门多粟见丰年”则以市集大门口堆满的粮食为象征,预示着这是一个丰收的年份,强调了农业生产的繁荣和百姓生活的富足。

赏析

这首诗以田园丰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儒家官员治理下的和谐社会景象,诗人以黄绡喻霜,以黍稷盈畴、市门多粟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丰收的喜悦和百姓生活的富足,诗人也通过“邑屋为儒知善政”一句,表达了对儒家官员贤明治理的赞美和肯定,整首诗语言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既体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对社会和谐、百姓富足的美好愿景。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曾历经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担任某地刺史期间,亲眼目睹了当地百姓在儒家官员的治理下安居乐业、丰收在望的景象后,有感而发创作的,通过这首诗,韦应物不仅表达了对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也表达了对儒家官员贤明治理的肯定和赞美,以及对社会和谐、百姓富足的美好愿景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