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才相若子独弃,外物有命真难必。出自哪首诗?

小编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才

唐·罗隐

论才相若子独弃,外物有命真难必。

谁人得似浔阳宰,解爱南枝笑北枝。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唐代晚期诗人、文学家,生于公元833年,卒于公元909年,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罗隐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他的诗作风格犀利,多讽刺现实,对晚唐社会的黑暗面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的诗文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译文

论及才华,你我本是相当,为何偏偏只有你被遗弃?世事无常,命运难测,外在的遭遇真是难以预料,这世间又有谁能像那浔阳的县令一样,懂得欣赏南枝的坚韧,而嘲笑北枝的易折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才华与命运关系的深刻思考,首句“论才相若子独弃”指出,尽管才华相当,但有人却遭遇遗弃,暗示了命运的不公,次句“外物有命真难必”进一步强调,世事无常,命运难以捉摸,外在的遭遇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那些能够慧眼识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才华与命运关系的深刻洞察,首句直接点题,引出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感慨,次句则进一步升华主题,将个人的遭遇上升到对世事无常的普遍认识,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既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无奈,也寄托了对公正、慧眼识才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罗隐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罗隐一生才华横溢,却多次科举不第,饱受挫折,这种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才华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也促使他写下这首诗来抒发内心的感慨,通过这首诗,罗隐既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愤懑,也寄托了对公正、慧眼识才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