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鸟一双随坐啸,荷花十丈对冥搜。出自哪首诗?

春秋2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湖亭望水

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游。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流。

鸥鸟一双随坐啸,荷花十丈对冥搜。

今朝共语多风露,后夜相思隔海流。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长时间的雨后,南湖的水位上涨,新晴的日子里,我这个北方的游客来此游览,太阳西沉,余晖映在水中,留下红色的影子;风停下来,湖面平静无波,一片碧绿,一对鸥鸟伴随着我的啸声飞翔,十丈高的荷花则对着我沉思冥想,今天我们在这里交谈,周围充满了风露的气息,但想到以后夜晚的相思,却隔着茫茫的海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后新晴的日子里游览南湖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湖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鸥鸟一双随坐啸,荷花十丈对冥搜”两句,更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生灵和景物的互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首联“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游”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诗人的身份和心情,颔联“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流”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动静的结合,生动地描绘了南湖的宁静与美丽,颈联“鸥鸟一双随坐啸,荷花十丈对冥搜”是诗中的精华所在,通过鸥鸟和荷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和内心的宁静,尾联“今朝共语多风露,后夜相思隔海流”则通过时间的转换和空间的跨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游览南湖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异乡,面对南湖的美景,心中涌起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在长时间的雨后,南湖的水位上涨,新晴的日子里,他独自来此游览,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