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荒山寂寞滨,芳条弄色最关春。全诗是什么?

小编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野望

唐·韦应物

野水荒山寂寞滨,芳条弄色最关春。

晴明远树浑如画,宿雨朝云散似尘。

何处鸣榔惊睡雉,时闻唳鹤起闲人。

今朝偶见同袍者,却忆前山共隐沦。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荒野的水边和荒凉的山脚下,那寂寞的海滨边,春天的气息被芬芳的枝条以最动人的姿态展现,晴朗的天空下,远处的树木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而昨夜残留的雨水与早晨的云雾,如同尘埃般渐渐散去,何处传来敲击船舷的声音惊扰了正在安眠的野鸡,又不时听到鹤的鸣叫,惊起了闲适的人们,今天偶然遇见了昔日的同袍,不禁回想起我们一起在前山隐居的日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荒野海滨的宁静与生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诗人以“野水荒山寂寞滨”开篇,奠定了全诗孤寂而清新的基调,随后通过“芳条弄色最关春”等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往昔隐居生活的怀念。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野水荒山”、“芳条弄色”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日海滨的宁静与生机,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晴明远树”、“宿雨朝云”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往昔隐居生活的怀念与向往,使得全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刺史期间,在繁忙的政务之余,诗人常常独自漫步于山野之间,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首诗正是诗人在春日里漫步于海滨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创作出来的,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往昔隐居生活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也体现了韦应物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与创作特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