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隐者
唐·李中
千峰隐翠烟,路入乱云间。
水落寒沙出,林疏晓日穿。
灵骨肯传黄蘖烬,真心自放赤松烟。
他年如访我,知在白云天。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晚年归隐,李中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反映了晚唐士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世俗的情怀。
译文
在千峰万壑间,翠绿的山色被云烟遮掩,小路蜿蜒伸入乱云之中,河水退去,露出了寒冷的沙滩,稀疏的树林间,晨光穿透而过,你(隐者)愿意将高洁的灵性传授给如同黄蘖(一种落叶乔木,此处比喻坚韧不拔的品格)燃烧后的灰烬般的我,而你的真心则如同赤松(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的烟雾般自由飘荡,将来如果有一天你来访我,就会知道我已隐居在白云缭绕的天际。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者居住环境的幽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隐者高洁品质的赞美,首联和颔联描绘了隐者居所的偏远与环境的清幽;颈联“灵骨肯传黄蘖烬,真心自放赤松烟”则通过比喻,表达了隐者愿意将自己的高洁品质和精神追求传授给诗人的意愿,以及隐者内心的超脱与自由;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颈联“灵骨肯传黄蘖烬,真心自放赤松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巧妙的比喻,既表达了隐者对诗人的赏识与传授,又体现了隐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晚唐隐逸诗歌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仕途不顺、心生归隐之意之时,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往往难以施展才华,李中也不例外,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隐逸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隐者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士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世俗的普遍心态。